3日,“云南特色城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”、“2007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大会”开幕式及颁奖会在丽江举行。研讨会聚集了400多名包括中国3名院士在内的世界规划、建筑设计大师对云南专注的目光。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出席会议。

此次研讨会由省建设厅、丽江市政府、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共同主办。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、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、省设计院等承办,春城晚报社、《创造》杂志社、丽江束河古镇特别支持。

我省山川秀美,文化丰厚,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城镇。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云南历史城镇保护与利用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涌现出大理、丽江、建水、和顺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云南特色城镇。

昨日的“云南特色城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”上,我省11位设计师亮相,分别以“盛事复承,华夏匠意”、“特色城镇建筑风格探索”、“读古城想今城”、“束河古镇更新与时空矛盾之间”、“对丽江古城保护研究的深入与浅出”、“消失还是抢救:永昌古城的两难选择”等课题进行精彩演讲。

在来自各地的大师眼里,云南本土的设计师不仅整体素质良好,理念深刻先进,而且无论前辈还是新人,都深爱着云南。他们由于生活在云南丰富多样性的文化中,对本土地域文化的思考、探索和实践,有更多的超前性。

丽江古城在于整体价值

观点:丽江古城的价值不在于某幢建筑,而在于其整体价值,在于其完美地将山、水、田园、城镇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。

大师点评:

时匡(中国建筑设计大师、苏州大学建筑系教授):丽江古城的屋顶很美,保留下这样的屋顶,可以感受到当地政府与专家的贡献。在古城建筑创作中,云南走在前面。云南的建筑师把过去很好地保存了下来。

但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作品传下去,打破因循守旧,一个是新的运用,另一个是内涵的创新,这是一个新课题,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文化的符号。中国建筑受传统影响,总是在营造着自己的小环境、小院子。如何更大范围地融入自然环境中,这方面的整个思维是缺乏的,需要增加西方的理念,全方位开放。

彭一刚(中国科学院院士):就古城保护而言,云南和丽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,丽江做得相当出色,地理边缘、少数民族聚集地得到了保护。丽江建设把新区和老区分开。

程泰宁(中国工程院院士):对丽江有深刻的印象。丽江民居把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,高雅不俗,是高山流水的充分表现。街道美水流急。城镇的尺度情趣很足,保留了古城的风貌。

周方中(中国建筑设计大师):一到丽江,感觉非常亲切。云南是中国的宝地,发展很有特色,欣赏丽江的变化,希望把动静分开,以前城市的精神延续下去,贯彻下去,恰当地维持原来的世界太不容易了,每个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,期待丽江更好。

时匡:中国发展到现在,文化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。以前是喂饱肚子,不知道文化古建筑。现在经济发展了,认识到了,可已经失去了,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。

继承传统要有选择性

观点:建筑是人类为后人留下的可以寻访的东西。建筑在发展规划中,要结合自己的地域文化建筑风格,不断创新,有选择性地继承传统。

蒋鸿兴(官房集团建筑设计董事长、高级建筑师):如何进行特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,就云南而言,应该是走一条“新中式建筑”的风格特色。因地制宜,因需求而建,我们现在看到的存留下来的古镇多数在交通不便、荒僻之地。随着“旅游经济”的发展,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,在经济发展与古建筑保护上如何统一,老的建筑要保留,新的建筑要起来。快速的城镇化进程,导致民族特色被商业化吞噬。

提倡“新中式建筑”,在对中国地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当代设计,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,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,将现代与传统结合,以现代人的审美来诠释传统。既保持传统建筑的精髓,又融合现代建筑元素和设计理念,从而赋予传统建筑新的活力。

大师点评:

彭一刚:“新中式建筑”怎么产生?对陌生的东西如何接受?新和旧如何结合在一起?把传统与现代结合,既传统又现代,应该说保护不易,创新更难,保护中的创新更难。近20年来,一个城市往往匆匆忙忙地建设,缺乏研究的细致。建设大多模仿。
  
建筑的生命在于特色

观点:没有文化的城镇,是愚蠢的城镇。古今城市建筑的生命在于一脉相承,依赖于合乎国情、地情、民情和客观规律之创造。

顾奇伟(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):谈古城,想今城。特色二字在若干年前就弥漫全国,也引起了各界的重视。但这么多年了,还是没有特色。

特色变成了形式问题,很多东西只重形式。丽江没有江南的宽,桥也是几块模板,但是这里有的是宽容、自在,如同一个睿智的老者给予的特定品质的感受。

为什么全国很多城市的品质都在下降?一个古城的保护,要通过品质来表现。重视品质,就要能与环境相容。现代建筑完全可以延续和发展几千年的城市品质,可以丢开许多限制,用自己的简单来尊重周围,尊重与周围相互的关系。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特色,而是要抛开形式的特色。

大师点评:

钟训正(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):顾先生的报告,富有哲理。保护历史的遗存,但不是所有的遗存。很多古镇是自然形成的,自然劳动延续,古镇也就自然能延续。

商品性的开发,不会长久。积极保护并使之适合现代生活,不破坏原有的韵味,要追求原真性,多数建筑要保持真实性,古镇的发展是延续性的,不求也没有必要绝对的真实。造假,街面是舞台布景,没有生命力的。

程泰宁:很赞同顾奇伟先生的精彩分析,城市如果都求有特色的话,就会都没有特色。中国标志性建筑太多,现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都喜欢建造标志性的建筑。

观点集纳

保护传统 不是墨守成规


翟辉(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主任、教授):保护应该是个过程,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;保护只是发展的基础和手段,而且只有发展才能促保护。  以玉龙雪山脚下的束河古镇为例,这是一个清泉古镇,在这里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农田。这里的变化是渐进的,在矛盾之间取得平衡,任何的更新都能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,为当地政府创造经济增长。时间轴上,究竟是50年前还是100年前,到底是商业还是农业?发展遵循原有的机理,依山伴水,茶马驿站,强调整体的街道空间形态,而非建筑单体,街道并非横平、整齐划一的,而是让人感到是个整体。

民居要体现地方文化

张辉(省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、高级建筑师):云南的城镇历史悠久、古朴自然、具水乡之容、山城之貌,无论城市的总体布局,还是建筑个体,均兼容自然与多元文化因素。穷中出智,拙中藏巧,质朴生动的民居建筑无不充分体现着地方文化内涵、意境和神韵,展现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风采。
城镇不能失去自身内涵

朱良文(昆明理工大学教授):长期对地方性、民族性传统地方建筑的研究,“对丽江古城保护研究的深入与浅出”。民居保护的手册,古城环境风貌的整治手册,丽江古城现在保护中的破坏,糟糕的是对古城文化内涵造成破坏的做法。保护什么?如何保护?这些问题值得深思。目前关于丽江商业热的争论,并不是问题的关键,关键是如何营造内在的商业文化内涵。新华街和四方街最热闹,但这里仍然有文化内质。酒吧也可以有品位的。商业本身的文化特质在哪里?需要深入地去探询。

施维克(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):关于“消失还是抢救:永昌古城的两难选择”。现在历史文化名城选择的道路更为困难些,如保山滇西古城的变迁,目前保山城市扩张,风貌现代化,曾经的历史古城已消失,存在零星分散的旧街区,文化存在的环境比较窘迫。

这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城,该何去何从?中国20多年来快速的城市发展,包括保山在内的许多城市放弃了保护,起码是面上的保护。没有高雅格调的城市缺乏长远的魅力。

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研究院建筑分院院长、总建筑师董祖健,做了山地风景区的特色建筑的演讲。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讲师杨大渝、昆明市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王洲做了演讲。